辛苦工作数月,工资却被一拖再拖,多次讨要无果后,太原某中医诊所员工小杜(化名)无奈将老板告上法庭。近日,法院作出判决,要求诊所立即支付拖欠的12661.5元工资。5月14日,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通报了这起案件。法官特别提醒大家,遭遇欠薪时,务必要求用人单位出具书面欠条,避免维权时遇到不必要的麻烦。被欠薪后,劳动者权益如何得到有效守护?看看法官如何破解欠薪难题。一拖再拖 工资拖了三年还不给2021年12月3日,原告小杜(化名)入职被告太原某中医综合诊所,受聘从事医师工作,每月工资为6800元。被告于2022年1月17日为原告发放2021年12月份工资6746元,2022年2月18日为原告发放2022年1月份工资3617元,未发放2022年2月份、3月份工资,原告于2022年4月份离职。原告向被告索要工资过程中,被告于2022年5月12日给原告出具欠条一份,载明:“高某2022年2月份、3月份工资未发,共计12661.5元,在2022年10月底前分期或一次性解决,无其他劳动纠纷。”但是,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被拖欠的工资,被告一直未按照约定支付原告工资。奔波多次无果后,原告小杜遂诉至法院。法院判了 立即支付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(一)》第十五条的规定,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,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,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,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。”本案中,被告太原某中医综合诊所于2022年5月12日出具的欠条中已明确欠付原告小杜2022年2月份、3月份工资合计12661.5元,现被告未提交已支付的证据,小杜向被告太原某中医综合诊所主张被告欠付的工资符合法律规定,法院予以支持。关于原告小杜要求支付欠付工资利息的诉讼请求,没有法律依据,法院不予支持。最终,法院判决被告太原某中医综合诊所,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小杜2022年2月、3月工资合计12661.5元;驳回原告小杜的其他诉讼请求。办案法官解释,上述案例中,因被告未能及时向原告支付工资,于是向原告出具欠条。该欠条要件齐备,可充分证明被告的欠款事实,因此合法有效,受法律保护。同时,随着欠条的签订,确认双方的欠款事实,因此原告可持欠条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无需先经仲裁程序。欠工资为啥非得打欠条可能很多人都遭遇过被欠工资的情况,但是却忽略了“打欠条”这个动作。欠条对于打工人来说,在讨要拖欠的工资时,有什么作用呢?“劳动争议,仲裁前置”。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,发生劳动争议时,劳动者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,对仲裁裁决不服的,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即仲裁前置。这是因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熟悉劳动法律的专业人士组成,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劳动争议,且仲裁程序通常比诉讼程序更为灵活和便捷,有助于减少当事人的诉累。但是,仲裁前置也有例外的情况,如果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出具了工资欠条,确认了尚欠劳动者的工资数额,劳动者为尽快拿到劳动报酬,可以直接凭工资欠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减少维权的成本和时间。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,对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,劳动者直接按普通债务向法院起诉的条件是较为严格的,即诉讼请求的支持证据为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欠条,且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。也就是说,双方对于劳动报酬发生之事实、劳动报酬未按法律规定或约定支付的原因、劳动合同效力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没有争议。只有在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下,劳动者才可以以普通债务直接向法院起诉。因此,如果遇到老板拖欠工资,一定要让老板写下欠条。欠条要载明欠款金额、还款日期、欠款人名称、日期等必备要件,避免欠条因缺少必要要件而对后期造成维权困难等不利后果。
山西晚报记者杨晶实习生吕佩璇